• +886 4 2328 2971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字體大小: +

2-3_歷年傑出/特殊人才獎得獎人

姓  名 曹昱 博士

得獎年度 2019-2020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中央研究院

服務單位 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傑出學術研究貢獻:

  曹昱博士近年研究題目為跨訊號處理及生醫領域,結合最先進的人工智慧算法開發語音溝通輔具,至今成果卓著,已發表超過170篇重要國際期刊及研討會論文,基於論文結果並獲得多項國內外重要獎項,如在兩年內獲得4項國家新創獎、中央研究院Career Development Award及國際APSIPA協會Distinguished Lecturer Award,研究成果亦獲得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此外,曹昱博士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於多個國際訊號處理研討會議提供Tutorials,並且擔任多項國際學術會議的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成績深受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肯定。

曹昱博士的研究方向需要結合跨領域(電機、醫學、機器學習、聲學物理)知識,是國內目前極力推廣的的方向,且研究題目在國內以及國際學術界均能引起深度討論及高度關注;基於開發出的語音溝通輔具提供語音溝通障礙的學生們一個很好的篩檢、輔助工具,能夠有效提升語音溝通障礙或是學習障礙同學們的學習效能。另外與調查局的合作計畫,更將語音科技應用於打擊毒品罪犯,對社會產生實質貢獻。


姓  名 曾道雄 教授

得獎年度 2020-2021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文化部

職  稱 聲樂家、歌劇導演

■ 傑出貢獻:

  曾道雄教授,受譽為「台灣歌劇教父」,音樂跨域結合東西文史,從事編劇、作曲、演出、講學,獻身音樂教育四十餘年,愛護學子、為公利他,培訓無數音樂人才。2011 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為我國著名的男中音,其演出及教學足跡遍及台灣、亞洲、歐美各地;曾赴法國音樂院、英國劍橋、里茲及比利時魯汶等大學講學,成績斐然。關心青少年音樂教育,義務為受刑戒護的少年犯教導音樂課,退休後,持續到各縣市的國高中,指導學生演歌劇。八秩高齡,仍戮力教演製作鉅型歌劇,為千百位青年音樂家與舞台藝術家,創造演出機會。

親自從事編劇與作曲,為台灣累積具社會關懷的歌劇作品。以自己的語言創作中文歌劇,結合台灣在地生活經驗與社會議題創作,推廣青少年的歌劇教育。台灣及東南亞首演的世界歌劇名著,超過三十餘齣出自曾道雄教授之手。


姓  名 黃彥棕 博士

得獎年度 2020-2021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中央研究院

服務單位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傑出學術研究貢獻:

  黃博士為我國獨特的跨領域人才,他2003年畢業於台大醫學系,2005年赴美深造,於哈佛大學先後取得公衛、生物統計碩士,以及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博士,其專業橫跨生物醫學、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及統計學。

自2016年加入中央研究院至今,黃彥棕博士共發表了44篇國際期刊論文,許多發表於Biometrics, Ann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Statistics in Medicine, Epidemiology, Neuro-Oncology 等頂尖期刊,其中有20篇擔任主要作者(第一或通訊作者),5篇為單一作者論文,研究產出質量兼備。黃博士的研究包括了統計方法學研究及生物醫學的應用,而其方法學研究側重因果推論(因果中介模型、工具變量分析、充分組成因子模型)及統計基因體學。


姓  名 修丕承 博士

得獎年度 2021-2022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中央研究院

服務單位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

■ 傑出學術研究貢獻:

  修博士帶領研究團隊投入「間歇性智慧物聯網系統 (iAloT)」研究,使物聯網裝置可靠環境中的電源永續運行深度學習模型。此研究議題在促進邊緣智能創新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於環境永續的關懷,深具前瞻性與公益性。

  修博士任職中研院十二年期間,發表逾80篇學術論文於嵌入式系統領域最受重視的國際期刊與會議,其中主要著作近三年連續被提名IEEE/ACM CODES+ISSS最佳論文獎,並於2020年獲獎,足見其研究成果質量兼備。此外,其研究成果也獲得多個學術與文教機構頒發獎項,如「2019年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2019年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考察研究獎」及「2015徐有庠紀念基金會科技論文獎」等。

  修博士對台灣資訊人才培育有重要貢獻,修博士對台灣資訊人才培育有重要貢獻,目前亦是台灣大學與暨南大學合聘教授。 長期培養博士後研究員進入大專院校擔任教、研究助理及學生至產業界從事研發工作抑或攻讀國內外名校碩博士學位。亮眼的學術成果亦吸引國外名校畢業之外籍博士加入其研究團隊。修博士多次獲得「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最佳碩 / 博士論文指導獎」。整體來說,修博士研究兼具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其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舞台已具 能見度、不僅培育國內資訊人才,亦吸引國外人才來台從事研究工作。


姓  名 廖瓊枝 藝師

得獎年度 2022-2023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文化部

服務單位 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

■ 傑出貢獻:

  廖瓊枝老師自幼生活貧困,年少失親而進入金樂社歌仔戲團,在艱困的人生走出一片天地,開展傳統戲曲獨特的風格,獲獎無數,更以其細膩的身段與優美的唱腔,被譽為「臺灣第一苦旦」、「東方最美的詠歎調」美名。

  廖老師多年來堅持傳統歌仔戲的演出風格,深耕歌仔戲人才培育與舞臺培力,致力於演出、傳承與推廣工作,在獲得「國家文藝獎」後,有鑑於歌仔戲面臨著人才凋零及觀眾流失的宿命,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以保存歌仔戲表演藝術,推廣戲曲,培養人才,提昇歌仔戲表演藝術水準為宗旨,致力於傳統藝術的永續發展。

  廖瓊枝老師長期推動傳統戲曲傳承不遺餘力,獲選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歌仔戲類文化資產保存者」,並榮獲總統親頒「二等景星勳章」、第二屆國家文藝獎等等殊榮,實為文化藝術界傑出典範。廖老師一生對傳統戲曲努力不懈,對於提升藝術、文化傳承貢獻卓著,特此推薦。


姓  名 陳韻如 博士

得獎年度 2022-2023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中央研究院

服務單位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 傑出貢獻:

  陳韻如博士於2007年受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延攬擔任助研究員乙職,因表現優異於2014年升等為長聘副研究員,2021年升等為研究員。迄今已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JBC, SMALL, FASEB...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40餘篇論文,其中大多是她作為通訊作者的發表。陳博士是一位跨領域的人才,其專業領域是化學領域中的蛋白質摺疊,延伸到生物醫學的研究並進入轉譯醫學領域。陳博士的研究方向在於了解蛋白質摺疊機制與錯誤摺疊所產生的疾病,尤其是神經退化疾病。

  基於陳博士的研究成果,她榮獲國內外十多項獎項,如指標性的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獎、有庠科技論文獎,李天德青年醫藥科技獎、救國團青年獎章以及兩項國際獎項,第三世界科學院的年輕學者及阿茲海默症大會的年輕學者獎。

  陳博士長久以來的研究著重於蛋白質摺疊機制與錯誤摺疊所產生的神經退化疾病。陳博士運用化學小分子及奈米金粒子針對阿茲海默症中的蛋白開發抑制錯誤摺疊的方式及診斷。這些研究成果不但提供人們對阿茲海默症蛋白質錯誤摺疊機制的了解,更可發展出在未來診斷及治療上的相關應用。

  陳博士的研究也探討致命的罕見疾病如肌肉萎縮症中的TDP-43蛋白及雙胜肽重複序列蛋白質之錯誤摺疊機制,並研發出能專一辨認TDP-43球狀寡聚體的抗體。由於TDP-43在阿茲海默症中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呼應了此抗體在多種疾病中可能的應用價值。

姓  名 孫翠鳳 藝師

得獎年度 2023-2024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文化部

服務單位 明華園戲劇團總團

■ 傑出貢獻:

  孫翠鳳女士是台灣知名的歌仔戲藝師,明華園戲劇總團的當家台柱,允文允武、亦生亦旦,跨足影視、傳統及現代舞台、唱片多領域。為首位獲頒十大傑出青年的歌仔戲演員。

  孫藝師將歌仔戲視為終身志業。26歲的她毅然踏入歌仔戲舞臺,用加倍的努力和勇敢的精神投身其中。她認真學習並掌握了傳統歌仔戲中的各種角色類型,包括「生、旦、淨、醜」,並且在拜師學藝後,仍然持續不斷地自我精進,打磨自己的表演技巧。她的表演不受限於特定的角色類型,演出層次豐富,角色栩栩如生,因此被譽為「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此外,她在 2008-2012年期間曾獲聘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並榮獲眾多重要獎項包括「2022新北文化獎」、「2020教育部第七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第十六屆紐約美華協會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以及「第三十四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等。

  在繁重的演出工作之餘,孫藝師全心投入人才培育。不僅傳授表演技藝,更重視品德教育,將青年演員鍛練成為「德藝雙全」,優異的成績表現受到肯定。尤其在文化部轄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藝接班人—駐團演訓計劃」中,更是扮演劇團重要的導師角色,讓歌仔戲人才得以承先啟後站上舞台發光發亮。

  孫藝師的藝術生涯已經超過40年,演出超過5000場,進行超過1000場演講推廣和社會公益活動,舉辦超過500場藝術體驗和教學課程。她走遍臺灣的368個鄉鎮,將歌仔戲帶到臺灣的大城市和小鄉村、從小學到大學、企業和社團、醫院、監獄、弱勢群體、偏遠離島,一步一腳印,讓歌仔戲在臺灣開花結果。


姓  名 謝佳龍 博士

得獎年度 2023-2024年度得獎者

推薦單位 中央研究院

服務單位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 傑出貢獻:

  謝佳龍博士於 2002 年在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學位、2004年在國立台灣大學光電所獲得碩士學位,隨即於軍中義務役服務,於 2006年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機系攻讀博士。在Demetri Psaltis教授的指導下,研究奈米尺度的非線性光學,以及該現象生物影像的應用。

  謝博士於2011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曾以交換博士生的身份,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光學實驗室進行訪問研究。博士畢業後,他以博士後研究學者的身份,進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學科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Light)進行關於干涉式散射顯微術的研究,導師為Vahid Sandoghdar教授,在德國這段期間,他開始單粒子追蹤技術的開發,並且體認到該技術於生物研究之潛力。

  2012年底,他加入台灣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成立了奈米生物光學實驗室,開始進行先進的跨領域生物物理的獨立研究,並於2019年獲得升等,成為長聘研究人員。

  謝博士以其卓越的科學成就和研究潛力獲得了多個著名獎項,包括第20屆有庠科技論文獎(2022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21年)、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2020年),以及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19年)。他也經常受邀於指標性國際會議中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的肯定。謝博士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包括與美國生物物理學會、韓國物理學會共同籌辦國際學術活動,以及擔任國際研究計畫和論文之審查。在國內,謝博士定期籌辦研討會,邀請國際知名學者訪台,促進跨領域研究,讓台灣年輕學子能夠在一流的研究環境之學習成長。

  謝博士未來將持續投入跨領域基礎科學研究,透過先進光學顯微術提供的獨特機會,回答重要生物問題,並且積極關注基礎科學研究在生醫應用科技發展之契機。

 

傑出/特殊人才獎得獎人 曹昱院士 受獎與致謝詞
06_中華扶輪獎學金申請必備文件
宏揚扶輪 為國育才
財團法人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
403台中市大隆路20號5樓之1
MAIL: cref@ms29.hinet.net
TEL: 04-23282971
FAX: 04-23282972